鹤卫健康

提供有价值的健康管理解决方案

Provide valuable health management solutions

新闻资讯


总部电话:

176 0016 1072

华北地区:

193 1124 1983

华中地区:

193 1124 1983

华东地区:

193 1124 1983

华南地区:

193 1124 1983

西南地区:

176 0016 1072

西北地区:

176 0016 1072

东北地区:

176 0016 1072


健康资讯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健康资讯

超重肥胖的干预和治疗-生活方式干预

生活方式干预是体重管理的首选方法,主要包括减少饮 食能量摄入、增加身体活动及其他有益于减重的行为改变 等。建议超重肥胖的成年人按照减重目标时间来制定减重计 划,在减重初期加强生活方式现场指导,并进行长期随访, 维持体重管理效果。 

1.膳食干预。

膳食干预是生活方式干预的主要手段,在 限制总能量摄入的基础上,通过均衡膳食模式或调整食物构 成等,维持机体能量摄入与消耗之间的负平衡状态。 

(1)限制能量饮食。是指在合理的能量分配基础上, 每日限制能量摄入,达到并维持负平衡状态。根据能量需要 量1,建议每日减少 500~1000 千卡或减少 30%总能量摄入, 同时保持碳水化合物、脂肪、蛋白质的均衡摄入(供能占比 分别为 50%~60%、20%~30%、15%~20%)。 

(2)均衡膳食模式。应在控制总能量摄入的同时保障 食物摄入多样化,保持膳食平衡。一日三餐合理分配,鼓励 主食以全谷类食物为主,减少精白米面摄入;充足摄入新鲜、低血糖生成指数的水果和蔬菜;优先选择瘦肉、去皮鸡胸肉、 鱼虾等脂肪含量低的肉类,以及低脂或脱脂奶类。 

(3)个体化调整食物构成。 ①高蛋白饮食。是指每日蛋白质供能比超过每日总能量 的 20%、但一般不超过每日总能量的 30%的饮食,可增加饱 腹感、减轻饥饿感,有助于增强超重肥胖者的减重依从性并 维持减重效果。 ②低碳水化合物饮食。是指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 (供能比≤40%),脂肪供能比≥30%,蛋白质摄入量相对增加。 短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干预有益于超重肥胖者控制体重、血 糖,改善代谢。 ③生酮饮食。是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中的极特殊类型,适 用于严密医学监督确保安全情况下,单纯性肥胖以及肥胖代 谢综合征人群短期内快速降低体重。 

(4)其他短期可使用的干预方法。 ①间歇性能量限制。按一定规律在规定时期内禁食或给 予有限能量摄入,包括隔日禁食法、4 : 3 间歇性能量节食或 5 : 2 间歇性能量节食(连续/非连续日每周禁食 2~3 天)等。 在禁食期,能量供给通常在正常需求的 25%以内。 ②代餐食品减重2。是指为满足成人控制体重的目标,每 日替代一餐或两餐加工配制控能食品的方法。 应根据个人喜好、减重效果及健康状态制定适宜的饮食 方案,必要时补充复合微量营养素,预防因限制饮食所致的 营养缺乏。

2.运动干预。

超重肥胖人群应以减脂为主要目标、维持 瘦体重3为次要目标进行运动。推荐长时间中低强度有氧运 动,通常需要每日进行一次或两次运动。另外结合抗阻运动 有助于在减少身体脂肪的同时维持瘦体重(见附表 8)。 

(1)一般人群的运动干预。进行有氧运动干预时,建 议由小运动量开始,逐渐达到 30 分钟/天的中等至较大强度。 对于运动依从性较差的个体,可以通过累计多次、每次不少 于 10 分钟的连续运动达到总的运动量。为了实现长期控制 体重的效果,建议应逐渐达到至少 250 分钟/周(或消耗≥2000 千卡/周)中等至较大强度运动,且将运动分在每周的 5~7 天 内进行。可根据年龄、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采用不同的运动 方法进行运动干预(见附表 9)。 

(2)高危人群的运动干预。对存在运动风险的人群应 适当降低运动强度、缩短每次运动时长、增加运动频率,必 要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制订个体化运动方案。糖尿病患者要 关注是否有运动后低血糖及是否有视网膜病变等运动禁忌 证4;高血压患者要了解血压控制情况及靶器官损害状况;合 并心血管疾病要评估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心功能状态。

(3)运动干预注意事项。遵循合理的运动流程和科学 的锻炼方案,在运动前做好热身准备,运动中避免关节、肌 肉、韧带损伤和过度训练,运动后进行充分拉伸恢复并及时 补液。

 3.精神心理支持。

超重肥胖者的精神心理支持主要针对 依从性不强、减重信心不足等问题,其目标是支持个体改变 并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具体技术包括动机访谈、自我监控、 刺激控制、情绪管理、认知重建、问题解决等。如发现存在 难以抑制对食物的渴望、短时间进食大量食物,伴随停不下 来的失控感等情况,应进一步评估或转诊精神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