鹤卫健康

提供有价值的健康管理解决方案

Provide valuable health management solutions

健康小屋


总部电话:

176 0016 1072

华北地区:

193 1124 1983

华中地区:

193 1124 1983

华东地区:

193 1124 1983

华南地区:

193 1124 1983

西南地区:

176 0016 1072

西北地区:

176 0016 1072

东北地区:

176 0016 1072


健康小屋

当前位置:首页 > 健康小屋

《健康小屋总则》的制定过程与标准权威性

《健康小屋总则》作为中国健康管理协会批准发布的团体标准,其制定过程严格遵循标准化工作流程,凝聚了多方专业力量的智慧,确保了标准的科学性、权威性与实用性。

一、标准制定的组织架构与参与单位

 该标准由中国健康管理协会牵头立项,成立了由多领域专家组成的标准起草组,参与单位涵盖:

科研机构:包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、知名高校公共卫生学院等,负责提供流行病学、健康管理等理论支撑;

医疗机构:涵盖三级医院健康管理科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,提供临床实践经验与基层服务需求反馈;

行业企业:包括健康设备生产企业、健康管理服务机构等,参与设备配置、运营模式等内容的研讨;

公共卫生部门:部分地方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参与,确保标准与地方政策衔接。

这种多元化的参与机制,使得标准既能体现专业严谨性,又能贴合基层实际需求,避免了 “闭门造车” 导致的脱离实践问题。

二、制定流程:严格遵循 “调研 - 起草 - 论证 - 修订” 四步走

标准制定过程历时 1 年多,严格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: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》要求推进,主要包括四个阶段:

1. 前期调研阶段

起草组通过实地走访、问卷调查、座谈会等方式,对全国 10 余个省份的健康小屋建设现状进行调研,收集了 300 余所健康小屋的运营数据,梳理出设备配置不统一、服务流程不规范、运营经费不足等 12 类主要问题,为标准起草奠定了现实基础。

2. 标准起草阶段

基于调研结果,起草组结合国家《“健康中国 2030” 规划纲要》《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》等政策文件,形成标准草案初稿,明确了健康小屋的定义、建设原则、基本功能等核心内容,并对关键条款进行了初步论证。

3. 征求意见与论证阶段

内部征求意见:将草案初稿发送至协会理事单位、相关专家审阅,收集修改意见 87 条,涉及设备校准周期、人员资质要求等具体内容;

公开征求意见:通过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官网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,为期 30 天,收到企业、基层机构等反馈意见 53 条,进一步完善了服务流程、经费保障等内容;

专家论证会:邀请公共卫生、健康管理、标准化等领域的 15 位专家召开论证会,对标准的科学性、可行性进行评审,最终一致同意通过草案。

4. 修订与报批阶段

起草组根据各方意见对草案进行修改完善,形成标准报批稿,提交中国健康管理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核。经委员会全票通过后,正式批准发布。

三、标准的权威性与适用范围

作为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发布的团体标准,《健康小屋总则》的权威性体现在:

组织权威性:中国健康管理协会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全国性社会组织,在健康管理领域具有广泛的行业影响力;

内容科学性:标准基于充分调研与专家论证,内容符合当前健康小屋建设的实际需求,且与国家相关政策保持一致;

实施灵活性:作为团体标准,虽不具有强制性,但为政府监管、机构运营提供了重要参考,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自愿采用并细化。

其适用范围涵盖各类场景的健康小屋,包括:

社区、村(居)委会设立的健康小屋;

机关、企事业单位内部的健康小屋;

学校、养老院、工业园区等场所的健康小屋。

标准的出台,为这些不同场景的健康小屋提供了统一的 “通用语言”,便于行业交流与经验推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