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印发《南昌市“1+5+X”社区邻里中心 健康小屋建设实施方案》的通知
南昌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南 昌 市 财 政 局
洪卫基卫字〔2019〕 34 号
关于印发《南昌市“1+5+X”社区邻里中心 健康小屋建设实施方案》的通知
各县(区)卫健委、财政局、各开发区(新区)社发局:
为推进实施健康中国行动,不断完善社区公共服务功能,着 力提高社区群众健康水平,市卫生健康委和市财政局共同研究制 定了《南昌市“1+5+X”社区邻里中心健康小屋建设实施方案》, 现印发给你们,请结合实际,认真组织实施。
南昌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南昌市财政局
2019 年 12 月4 日
南昌市“1+5+X”社区邻里中心健康小屋
建设实施方案
根据国务院《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》(国发〔2019〕 13 号)和市委办公厅、市政府办公厅《关于加快推进“1+5+X” 社区邻里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》(洪办发〔2019〕 6 号)等文件 精神,为加快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,动 员全社会落实预防为主方针,推进完善“1+5+X”社区邻里中心 公共服务功能,保障满足群众就近就便的卫生健康需求,结合我 市实际,制定本实施方案。
一、建设思路
贯彻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,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 心,强化政府、社会、个人责任, 通过“1+5+X”社区邻里中 心健康小屋建设,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功能,促进 健康服务资源在社区的融合、贯通与供给, 扩大公共卫生服务范 围,打通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“最后一公里”,让社区居民享 有公平可及、系统连续的预防、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。
二、目标任务
在全市“1+5+X”社区邻里中心开展健康小屋建设,作为基 层医疗卫生服务点的服务功能之一。健康小屋免费为社区居民提 供体检测量、干预指导、健康宣教、健康知识获取等自助健康服 务,让居民在家门口免费测量血压、血糖、身高、体重、肺活量 以及中医体质辨识等健康指标,为老年人、儿童、慢性病患者等
重点人群免费提供常态化健康管理、咨询和教育, 引导群众建立 正确健康观,做到早预防、早发现、早治疗,逐步实现“小病、 慢病不出社区”。
三、建设内容
健康小屋原则上设置在社区邻里中心内,与邻里中心同步建 设、同步投入使用。每个健康小屋实用面积不少于 50 平方米, 有相对独立的开放空间,分为服务咨询区、自助检测区和健康教 育区 3 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分区。
(一) 服务咨询区
1、设置服务咨询台,配有专/兼职人员在岗提供咨询服务。 自助健康检测指导和服务人员日常负责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,以 及指导居民使用。
2、定期公告健康小屋宣教、讲座活动以及基层医务人员巡 诊计划,以普及健康知识、倡导健康理念, 努力营造有利于健康 的生活。
3、设置健康宣传资料栏,放置 12 种以上的健康宣传资料, 并定期更换 。
(二)自助检测区
1、配备检测设备,其中身高、体重、腰围、血压、血糖等 测量仪器为必备,另外可以配备心电图、肺功能、中医体质辨识 等测量仪器。
2、各种测量仪器旁须配有使用说明图及使用注意事项,悬 挂各种检测结果的正常值参考范围。
3、居民凭身份证在各类测量仪器进行的检测结果可通过网 络实时生成健康评估,同时,支持居民身份证快速查询、查看历 次报告,系统就用户的健康评估或报告, 自动生成慢病管理、个 性化运动、生活方式、肥胖管理等健康指导信息。
4、健康小屋的检测数据须与南昌市全民健康平台进行对接, 确保社区医疗机构和居民可通过电脑、手机等工具查询相关检测 结果。
(三)健康教育区
1、设置大屏幕电视或投影仪等播放设备,定期播放健康影 像宣传资料。
2、配备 15-20 个座位,供居民观看健康影像资料、开展相 关知识讲座等。
3、开展以慢性病危险因素控制为主要内容的人群健康生活 方式宣教,提高居民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自我保健意识,促 使其掌握健康生活方式、控制危险因素的技能。
四、建设安排
(一)项目申报。“1+5+X”社区邻里中心健康小屋建设实 行项目管理,2019 年启动,分三年完成,各县(区)要对社区 邻里中心健康小屋建设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和部署,每年年初上报 本县(区)的建设单位(见附表 1)至市卫健委、财政局。
(二)项目施工。各项目实施单位要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, 对照健康小屋建设考核标准,完善健康小屋的设施设备,健全各 类规章制度,按时按质完成建设任务。
(三)项目验收。各县(区)卫健委、财政局对辖区建设完 工项目先行验收,依据验收情况于每年年底前向市卫健委报送验 收合格项目的相关材料。市卫健委对县区报送材料进行审核后, 会同市财政局进行抽查,抽查比例占建设完工项目的 20%。(具 体评估内容详见附表 2)评估采取百分制,得分 80 分(含)以 上为达标,80 分以下为不达标。
五、保障政策
(一)加强组织领导。各县区要充分认识开展“1+5+X”社 区邻里中心健康小屋建设的重要意义,将健康小屋建设作为创新 卫生健康服务方式、规范慢性病管理、提高群众健康素质的重点 任务,切实加强工作的组织领导,明确主抓领导和具体责任人, 精心谋划,认真组织实施,确保建设任务落实到位。
(二)加大投入力度。邻里中心健康小屋建设纳入全市基层 医疗机构卫生服务能力建设项目。项目建设完工后,由县(区) 卫健部门、财政局进行验收和组织第三方评审, 并将验收和评审 情况报市卫健委。市卫健委、财政局根据县(区)上报的验收、 评审及配套资金材料对建设项目进行验收。市级财政对完成建设 任务并经考核达标的机构给予一次性补助,补助资金按照市、县 (区) 1: 1 的比例下达,单个项目市本级最高补助 8 万元。市 级补助资金在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资金中安排。
(三)加快建设进度。各县(区)要按照“1+5+X”社区邻 里中心健康小屋建设的总体部署,加强对健康小屋建设工作的督 导、检查和初评验收, 保证建设工作有序推进,建设任务高标准、
高质量地完成。各县(区)健康小屋建设项目必须在市级预拨资 金文件下达之日起一年内完成建设及结算,逾期未完成的,市财 政局将视情况扣回预拨资金。同时, 强化对建设资金的使用监管, 严格执行财务制度,确保资金的合理、合规使用。
(四)强化宣传利用。各县(区)要强化宣传推广, 向社区 居民广泛宣传健康小屋的功能作用,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利用健康 小屋的各类设施设备,营造自愿参与、自主健康、自我管理的社 区卫生健康工作局面。通过有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、健康指导、 健康干预,提高社区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早期发现和管 理水平,逐步形成现代健康生活方式,提高居民健康水平。
附件:1.南昌市“1+5+X”社区邻里中心健康小屋建设项目 申请表
2.南昌市“1+5+X”社区邻里中心健康小屋建设考核 评分表
南昌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| 2019 年 12 月 4 日印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