鹤卫健康

提供有价值的健康管理解决方案

Provide valuable health management solutions

健康小屋


总部电话:

176 0016 1072

华北地区:

193 1124 1983

华中地区:

193 1124 1983

华东地区:

193 1124 1983

华南地区:

193 1124 1983

西南地区:

176 0016 1072

西北地区:

176 0016 1072

东北地区:

176 0016 1072


健康小屋

当前位置:首页 > 健康小屋

郑州市 “三个一” 健康小屋建设投入与推进保障措施

郑州市 “三个一” 健康小屋的顺利推进,离不开持续的投入保障与高效的推进机制。从财政资金支持到项目实施管理,郑州市通过多项举措为健康小屋建设 “保驾护航”,确保建设计划落地见效,同时着眼长效运行,构建可持续的保障体系。

一、财政投入:专项经费支撑建设提速

2020 年,郑州市政府将 “三个一” 健康小屋建设列为卫生健康工作重点,在财政预算中专项安排建设经费,为规模化推进提供资金保障。根据相关方案,市财政按照每个健康小屋 20 万元的建设标准,为 12 家市属医疗机构新建 30 个 “三个一” 健康小屋配套专项经费 600 万元,资金主要用于三个方面:一是房屋改造与功能分区建设,包括空间装修、标识制作、区域划分等,确保符合健康小屋建设标准;二是设备采购,涵盖健康评估一体机、心理测平仪、电脑、打印机等核心设备,保证检测能力达标;三是初期运行筹备,包括健康管理员培训、宣教资料印制等,为健康小屋顺利启用创造条件。

这笔专项经费的投入,有效解决了医疗机构建设健康小屋的资金压力,加速了项目落地。截至答复发布时,相关单位已完成健康小屋的选址与设计工作,正积极筹备设备招标采购,按照 “公开、公平、公正” 的原则选择供应商,确保设备质量与性价比,资金使用全程接受审计监督,保障专款专用。

除市级财政投入外,部分区县(市)也根据自身情况配套了地方资金,用于辖区内非市属医疗机构的健康小屋建设,形成 “市级主导、区县补充” 的投入格局。例如,某区针对辖区内 5 家学校健康小屋建设,额外配套 100 万元经费,重点提升心理测平仪等特色设备的配置水平,满足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求。

二、推进机制:从计划到实施的全流程管理

为确保健康小屋建设按计划推进,郑州市建立了 “目标分解、责任到人、进度跟踪” 的推进机制,将建设任务细化为具体节点,层层压实责任。

在计划制定环节,2020 年 6 月 17 日印发的《关于明确 2020 年健康小屋建设计划的通知》,明确了 12 家市属医疗机构的建设任务(共 30 个健康小屋),并将任务分解到季度,要求各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选址、设计、招标、建设、验收等环节。例如,第一季度完成选址与方案设计,第二季度完成设备招标采购,第三季度完成建设与设备安装,第四季度组织验收并投入使用,每个环节均设定明确的时间节点与产出要求。

在实施管理环节,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建立了 “周调度、月通报” 制度:每周通过线上会议调度各单位建设进展,及时协调解决房屋改造、设备采购等环节的问题;每月发布进展通报,对进度滞后的单位进行督促,确保整体计划不脱节。同时,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现场指导,对健康小屋的空间布局、设备安装等提供技术支持,避免因设计不合理导致返工。

验收环节实行 “双重把关”:首先由各建设单位自查,对照建设标准逐项核查,确保符合要求;随后由市卫生健康委组织验收组(成员包括医疗设备专家、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等)进行现场验收,重点检查设备功能、服务流程、管理制度等,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。对验收不合格的,要求限期整改,直至达标,确保建成一个、合格一个、见效一个。

三、长效保障:破解运行经费难题的探索

健康小屋的持续运行,不仅需要建设投入,更需要稳定的运行经费支撑。郑州市在推进建设的同时,积极探索运行经费保障机制,解决试剂、耗材、仪器维护等日常支出问题。

针对 “部分健康小屋运行经费没有或不足” 的现状,郑州市卫生健康委联合财政部门研究建立长期保障机制,计划通过 “财政补贴 + 单位分担” 的方式解决经费来源:机关单位健康小屋的运行经费主要由财政预算安排;学校健康小屋纳入教育系统相关经费保障;企事业单位健康小屋则由单位承担部分费用,财政给予适当补贴。同时,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引入社会力量支持,如通过企业赞助、公益捐赠等方式补充经费,形成多元化的经费保障渠道。

在经费使用管理上,明确运行经费需专项用于试剂采购(如血糖试纸、血脂检测试剂等)、设备维护(定期校准、故障维修等)、宣教资料更新等,不得挪作他用。市卫生健康委定期对运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计,确保资金使用规范高效。

此外,通过信息化手段降低运行成本:健康小屋的检测数据与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对接,实现数据共享,减少重复检测;采用自助检测模式,降低人工成本;线上开展健康宣教活动,减少纸质资料印制费用。这些措施在提升效率的同时,也为运行经费 “减负”,增强了健康小屋的可持续性。